大明王朝的版图辽阔,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。在那些繁华的都城与繁华的府邸之外,无数个小县、小城默默无闻,却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。今天,咱们要聊的,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——大明小县丞。
小县丞的职责

明朝的县衙,一般设有知县、县丞、主簿等官员。知县是县里的最高长官,负责一县的政务;县丞则是知县的副手,协助知县处理政务,主要分管粮马、巡捕等事务。主簿则负责文书、簿籍等内务。在明朝,县丞的职级为正八品,虽然不高,但在县衙中却举足轻重。
县丞的职责,说起来不少。一方面,要协助知县处理日常政务,分担知县的压力;另一方面,还要负责粮马、巡捕等具体事务。粮马,顾名思义,就是管理粮食和马匹。在古代,粮食和马匹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,县丞在这方面责任重大。巡捕,则是负责维护县内的治安,抓捕盗贼,处理民间纠纷。这些工作虽然琐碎,却关系到一县的安定。
在明朝,凡编户不及二十里的县,不设置县丞。也就是说,县丞主要设置在人口较多、事务较繁杂的县里。这样的安排,既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,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百姓。
徐顼的疏请

明朝成化二十三年(1487年),明宪宗朱见深病逝,皇太子朱祐樘即位,是为明孝宗。新帝登基不久,就有县丞上疏,要求追谥皇妣,并追究万贵妃戚属的罪行。这位县丞名叫徐顼,时在山东鱼台县任职。
徐顼的上疏,在《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》中有详细记载。他请求追谥先母后,并礼仪相符,同时要求重行追究万贵妃戚属的罪行,尽没入其财产。徐顼的疏请,虽然言辞简短,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。
徐顼的先母后之旧痛未伸,礼仪未称,请议追谥迁葬,其万贵妃戚属万喜等,罪大责微,请重行追究,尽没入其财产。这段话的意思是,徐顼的先母没有得到应有的追谥和礼仪,他请求皇帝重新追谥,并迁葬。同时,他还要求追究万贵妃戚属的罪行,并没收其财产。
徐顼的疏请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斗争。万贵妃是明宪宗的宠妃,其家族势力庞大,但在明孝宗即位后,万贵妃失势,徐顼趁机上疏,要求追究万贵妃戚属的罪行。这既是出于私愤,也是出于对皇权的维护。
田有禄的野心

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,有一个名叫田有禄的小县丞,他同样在县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田有禄是淳安县的二老爷,在知县空缺时,他代理全县事务。虽然职位不高,但田有禄却野心勃勃,他渴望成为知县,掌握更大的权力。
田有禄的野心,在县衙中引起了其他官员的警惕。海瑞是当时的淳安县知县,他正直敢言,对田有禄的野心早有察觉。海瑞在省里办案出了差错,辞官的帖子已经递到朝廷,田有禄趁机想要上位。
田有禄在县衙中的表现,充分暴露了大明官场的潜规则。他通过暗示、威胁等手段,迫使其他官员表态支持他。钱粮吏首、差役班头等官员,都纷纷表态,表示愿意支持田有禄。这些官员的表态,既是为了自保,也是为了谋取私利。
田有禄的野心,最终是否得逞,剧中并没有明确交代。但他的行为,却揭示了大明官场的黑暗面。在官场中,权力和利益是相互交织的,官员们为了上位,不惜牺牲百姓的利益,甚至不惜违法乱纪。
县丞的困境
县丞虽然职位不高,但在县衙中却举足轻重。他们既要协助知县处理政务,又要负责粮马、巡捕等具体事务。这些工作虽然琐碎,却关系到一县的安定。
在明朝,县丞的选拔和晋升,主要依靠科举考试。科举考试并不是唯一的途径。有些县丞,是通过贿赂、攀附权贵等手段上位。这些县丞,虽然职位不高,但在县衙中却很有势力。